物理高中一年级下册要点笔记复习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在大家上学期间,大伙最熟知的就是要点吧?要点就是学习的重点。
1.物理高中一年级下册要点笔记复习 篇一
滑动摩擦力
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滑动时,物体之间存在的摩擦叫做滑动摩擦。
2、在滑动摩擦中,物体间产生的妨碍物体相对滑动有哪些用途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3、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跟正重压N(≠G)成正比。即:f=μN
4、μ称为动摩擦因数,与相接触的物体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0<μ<1。
5、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直与物体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与其接触面相切。
6、条件:直接接触、相互挤压(弹力),相对运动/趋势。
7、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与相对运动速度无关。
8、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9、计算:公式法/二力平衡法。
2.物理高中一年级下册要点笔记复习 篇二
位移与路程的关系:
位移和路程是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是过程量,两者都和参考系的选取有关系。通常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并不等于路程的大小。只有当物体做单方向的直线运动是两者才相等。
1、时刻和时间间隔
时刻和时间间隔可以在时间轴上表示出来。时间轴上的每一点都表示一个不一样的时刻,时间轴上一段线段表示的是一段时间间隔。
在学校实验室里常用秒表,电磁打点计时器或频闪照相的办法测量时间。
2、路程和位移
路程:质点实质运动轨迹的长度,它只有大小没方向,是标量。
位移:是表示质点地方变动的物理量,有大小和方向,是矢量。它是用一条自初始地方指向末地方的有向线段来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质点始、末地方间的距离,位移的方向由初地方指向末地方,位移只取决于初、末地方,与运动路径无关。
位移和路程有什么区别:
通常来讲,位移的大小不等于路程。只有质点做方向不变的无往返的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
3、矢量和标量
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标量:只有大小,没方向的物理量。
4、直线运动的地方和位移:在直线运动中,两点的地方坐标之差值就表示物体的位移。
3.物理高中一年级下册要点笔记复习 篇三
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水平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2.a=k〃F/m(k=1)→F=ma
3.k的数值等于使单位水平的物体产生单位加速度时力的大小。国际单位制中k=1。
4.当物体从某种特点到另一种特点时,发生质的飞跃的转折状况叫做临界状况。
5.极限剖析法(预测和处置临界问题):通过适合地选取某个变化的物理量将它推向极端,从而把临界现象暴露出来。
6.牛顿第二定律特质:
1)矢量性:加速度与合外力任意时刻方向相同
2)瞬时性:加速度与合外力同时产生/变化/消失,力是产生加速度是什么原因。
3)相对性:
a是相对于惯性系的,牛顿第二定律只在惯性系中成立。
4)独立性:力的独立用途原理:不同方向的合力产生不同方向的加速度,彼此不受他们影响。
5)同体性:研究对象的统一性。
4.物理高中一年级下册要点笔记复习 篇四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共点力:
假如几个力用途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有哪些用途线相交于同一点(该点未必在物体上),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探寻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1.物体维持静止或者维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状况叫平衡状况。
2.物体假如遭到共点力的'用途且处于平衡状况,就叫做共点力的平衡。
3.二力平衡是指物体在两个共点力有哪些用途下处于平衡状况,其平衡条件是这两个离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多力亦是这样。
4.正交分解法:把一个矢量分解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坐标轴上,利于处置多个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矢量(力)用途分解。
5.物理高中一年级下册要点笔记复习 篇五
弹力
形变:物体形状回体积发生变化简称形变按成效分:弹性形变、塑性形变弹力有无的判断:
1)概念法(产生条件)
2)搬移法:假设其中某一个弹力没有,然后剖析其状况是不是有变化。
3)假设法:假设其中某一个弹力存在,然后剖析其状况是不是有变化1.物体具备恢复原状的性质称为弹性。
2.撤去外力后,物体能完全恢复原状的形变,称为弹性形变。
3.假如外力过大,撤去外力后,物体的形状不可以完全恢复,这种现象为超越了物体的弹性限度,发生了塑性形变。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或缩短量x成正比,即胡克定律
6.物理高中一年级下册要点笔记复习 篇六
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
1.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变化与完成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a=/t
2.a不由△v、t决定,而是由F、m决定。
3.变化量=末态量值—初态量值……表示变化的大小或多少
4.变化率=变化量/时间……表示变化快慢
5.假如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其速度均匀变化,该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6.速度是状况量,加速度是性水平,速度改变量是过程量。
7.物理高中一年级下册要点笔记复习 篇七
1、整体法:以几个物体构成的整个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求解的办法。
2、隔离法:把系统分成若干部分并隔离开来,分别以每一部分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剖析,分别列出方程,再联立求解的办法。
3、一般在剖析外力对系统用途时,用整体法;在剖析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的相互用途时,用隔离法。有时在解答一个问题时要多次选取研究对象,需要整体法与隔离法交叉用。
4、受力剖析的判断依据:
①从力的定义判断,探寻施力物体;
②从力的性质判断,探寻产生缘由;
③从力的成效判断,探寻是不是产生形变或改变运动状况。
总之,在进行受力剖析时必须要按次序画出物体实质受的每个力,为解决这一难题可记忆以下受力口诀:
地球周围受重力绕物一周找弹力
考虑有无摩擦力其他外力细剖析
合力分力不重复只画受力抛施力
8.物理高中一年级下册要点笔记复习 篇八
曲线运动
1.曲线运动的位移:平面直角坐标系,一般设位移方向与x轴夹角为α
2.曲线运动的速度:
①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②速度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可分解为水平速度Vx及竖直速度Vy,V2=Vx2+Vy2
3.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4.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9.物理高中一年级下册要点笔记复习 篇九
探究弹力
1.产生形变的物体因为要恢复原状,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有哪些用途,这种力称为弹力。
2.弹力方向垂直于两物体的接触面,与引起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与恢复方向相同。
绳子弹力沿绳的缩短方向;铰链弹力沿杆方向;硬杆弹力可不沿杆方向。
弹力有哪些用途线一直通过两物体的接触点并沿其接触点公共切面的垂直方向。
3.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或缩短量x成正比,即胡克定律。
F=kx
4.上式的k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反映了弹簧发生形变的难易程度。
5.弹簧的串、并联:串联:1/k=1/k1+1/k2并联:k=k1+k2
10.物理高中一年级下册要点笔记复习 篇十
动力学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物体具备惯性,总维持匀速直线运动状况或静止状况,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况为止
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用途在他们,平衡力与用途力反用途力不同,实质应用:反冲运动}
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
6.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处置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见第一册P67〕
注:平衡状况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状况,或者是匀速转动。